卧式自吸泵的故障分析

首页 I 泵阀技术 I 卧式自吸泵的故障分析
摘要:维护和拆装:该自吸泵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,经久耐用。在泵正常情况下,一般不需要经常拆幵保养。当发现故障后随时给予排除即可。
维护和拆装
自吸泵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,经久耐用。在泵正常情况下,一般不需要经常拆幵保养。当发现故障后随时给予排除即可。
1.维护该泵时应注意几个主要部位:
a. 滚动轴承:当自吸泵长期运行后,轴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,须进行更换。
b. 前密封环、后密封环:当密封环磨损到一定程度时,须进行更换。
c. 机械密封:机械密封在不漏液的情况下,一般不应拆幵检查。若轴承体下端泄漏口处产生严重泄漏时,则应对机械密封进行拆检。装拆机械密封时,必须轻取轻放,注意配合面的清洁,保护好静环和动环的镜面,严禁敲击碰撞。因机械密封而产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摩擦付镜面拉毛所至。其修复办法,可对磨擦付端面进行研磨使恢复镜面。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另一原因是”O”‘形橡胶密封圈(或缓冲垫)安装不当、或者变形老化所至。此时则需调整或更換”O’形密封圈进行重新装配。
2.自吸泵拆装顺序:
a. 拆下电动机或脱出联轴器。
b. 拆出轴承体总成,检查叶轮和前口环的径向间隙,检查叶轮螺母有无松动。
c. 拆下叶轮螺母,拉出叶轮,检査叶轮和后密封环的径向间隙。
d. 松出机械密封的紧定螵钉,拉出机械密封的动环部分,检查动、静环端面的贴合情况,检查“O”形密封圈〔或缓冲垫)的密封情况。
e. 旋出联轴器的紧定螺母,拉出联轴器。
f. 拆下轴承端盖,拆出泵轴和轴承。
g.安装时以相反顺序进行装配即可。
自吸泵故障:水泵不出
产生原因:
1.泵壳内未加储液或储液不足
2.吸入管路漏气
3.转速太低
4.吸程太高或吸入管路过长
5.机械密封泄漏量过大
6.吸入管路气体不能从出口排出
自吸泵排除方法:
1.加足储液
2.检查并排除漏气现象
3.调整转速
4.降低吸程或縮短吸入管路
5.修复或更换
6.使之排出
故障:杂音和振动较大
产生原因:
1.底脚不稳
2.泵轴弯曲
3.汽蚀现象
4.轴承磨损严重
5.进口管路内有杂物
6.泵与电动机两者主轴不同心
排除方法:
1.加固
2.更换或校正
3.调整工况
4.更换
5.滴除杂物
6.调整同轴度
故障:
出水量不足
产生原因:
1.叶轮流道与吸入管被堵塞
1.叶轮或叶轮密封磨损严重
3.功率不足或转速太低
排除方法:
1.排除堵塞物
2.更换口环
3.加足功率、调至额定转速
故障:
轴功率消耗过大
产生原因:
1.流置过大
2.转速太高
3.泵轴弯曲或叶轮卡碰
4.泵内流道堵塞或被卡住
排除方法:
1.升高出口压力
2.适当降低
3.更换或校正
4.排除堵塞物

最新文章

好物推荐

相关文章

浓浆泵的工作原理

简单来说,浓浆泵的工作原理与单螺杆泵类似,也是利用转子与定子的啮合作用来实现介质运输,这就要求客户对自身所需运输介质的有所认识,在明确介质的粘度、颗粒大小、酸毒性等等有了详细参数后才能方便选型。

叶轮泵与螺杆泵的区别

螺杆泵: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旋泵衍生的容积泵,因其独特的工作原理,可以输运粘稠的类泥浆介质,在负压情况下还能输运气态介质。该泵性能稳定寿命长,和叶轮泵相比较,无需安装阀门,流量更加稳定。

无堵塞排污泵是什么意思

排污泵的使用领域极其广泛,因运输介质往往都含有大量粘稠的固态液体,常会发生堵塞情况,故而不少客户想了解无堵塞排污泵是什么意思,事实上,排污泵型号种类众多,许多性能优异的高效能机泵都可以实现无堵塞完美运输。

计量泵属于什么泵

计量泵属于什么泵?近来常见到类似的疑问,从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来说,计量泵可以分为多个种类,比如柱塞泵、隔膜泵、电磁泵等等,但考虑实际用途,本质上是用于精确输运流量的,所以也被称为定量泵,属于容积泵的一种。

计量泵选型需要哪些参数

在了解计量泵选型需要哪些参数这一问题前,要先对自己所需运输的流体有所了解,不同型号的计量泵针对不同性质的介质,建议客户先明确用途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
隔膜式计量泵不打压的原因

隔膜式计量泵不打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为帮助各位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,我们将介绍几张最常见的故障和原因分析,以供参考。